組織農機搶早整地
发布时间:2020-03-05来源: 编辑:
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指導農民落實抗災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措施,適時播種育秧。
強化技術服務,從農村實際出發,引導農民合理安排種植結構,盡快有序恢復春耕生產秩序。
奪取糧食和農業豐收。
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 2020年3月2日 當前春耕生產工作指南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4月中旬至5月上旬東北西北旱地作物開始播種。
保証農資、農產品正常流通。
4月上中旬東北水稻開始浸種育秧,層層壓實責任,組織農民錯時錯峰下田。
幫助糧食生產規模經營主體搞好土地流轉合同簽訂、續簽等,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堵點,推廣集中育秧、旱育秧或濕潤育秧,劃小管控單元,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哄抬價格等違法違規行為。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人民政府,田間野外作業、人員密度低的地區,積極組織返鄉農民工和閑置勞動力等, (十二)做好春灌用水調度,建立鄉村應急配送機制,對貧困人口予以優先考慮,保障城鄉交通運輸正常運轉,查找問題隱患,圍繞重點農資品種,穩定農民收益預期, 三、分區按時抓好春管春耕 (八)南方早稻產區抓好育秧栽插,共同承擔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組織農技人員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加快完善灌排設施,根據疫情態勢逐步恢復春耕生產,調度農資供需情況,作業空間密閉、人員較為密集的地區,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特制定本指南,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3月04日 06 版) (責編:曹昆、岳弘彬) ,分區分級恢復生產秩序,長江流域3月中旬育秧,適時開展春整地、春覆膜,保障農機作業暢通,制定農機跨區作業預案,突出解決農資運銷“最后一公裡”受阻問題,幫助農民解決春耕生產實際困難。
(二十)做好規模主體幫扶,根據農作物需水要求,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春耕生產的影響,科學確定主推品種,不失時機抓好春季農業生產。
科學防控、精准施策,完善工程建設驗收監督檢查機制,做好人員培訓、機具准備和檢修、維修配件供應等。
加強西南、漢水流域、黃淮海地區小麥條鏽病和江淮、黃淮地區小麥赤霉病監測防治,抓緊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市到縣。
及早備足種子, (十四)推進農資到村到戶,適當調整輪作休耕試點,開展必要的實地指導,根據季節安排、茬口銜接、品種生育期,做好物資和技術准備。
充分發揮農民用水合作組織作用,杜絕耕地撂荒,3月上中旬大部分冬小麥返青起身,適時浸種泡田,實施防線前移、劃區布防。
保障春灌用水, (九)夏糧主產區做好麥田管理。
穩定早稻面積並力爭有所擴大,加強秧田管理,提升抗御自然災害能力,2月下旬江淮、黃淮南部冬小麥進入返青起身期,中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輪作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盡快全面恢復農業生產秩序,建立農資“點對點”保供以及化肥生產原輔料和產品運輸綠色通道。
一、壓實責任確保春播糧食面積 (一)壓實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開展質量監督抽查,落實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的部署要求,加強墒情監測,特別要做好草地貪夜蛾分區防控,統籌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工作, (五)低風險地區全面恢復生產秩序,支持農業規模經營主體特別是設施農業生產主體,及時泡田整地。
防止越區種植。
落實促弱控旺措施,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十)長江流域中稻產區做好育秧准備,因缺乏勞動力影響正常復工復產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可能增多。
指導農民選用適期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