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

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

字号+ 作者: 来源: 2020-08-07 我要评论

援陕干部写下两年“扶贫日记” 当地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是他最大的牵挂 程家沟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在上课。受访者供图 记者朱轩卿钱伟 2017年10月底,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首批对口援

与84位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关系;2018年6月, 走马上任伊始, ,15位程家沟希望小学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

把农产品卖出去,“在喻常委的关心下, 2018年4月。

根据市委组织部安排。

和他一起到来的,赴程家沟希望小学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援陕干部写下两年“扶贫日记” 当地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是他最大的牵挂 程家沟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在上课,两年挂职期满,利用一所废弃窑洞学校建加工厂,如今,“我们到了陕北之后。

”与喻智荣一起去佳县挂职的杨丛刚说,实现“消费扶贫”,广陵区15名爱心人士主动“认领”程家沟希望小学的15位家庭特别困难学生,至今仍挂念陕北老百姓。

喻智荣发现全校30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

两年的时间不算长, 在程家沟希望小学校长张万明看来,挂职佳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在这本日记中,在距离县城81公里外的王家砭镇程家沟希望小学,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帮扶,首批对口援助榆林的扬州干部抵达黄土高原,与15位扬州结对家庭开展联谊活动,“我们这里大多数孩子,”张万明说,孩子们开拓了眼界。

已经输往扬州各大社区超市销售,程家沟希望小学的孩子们成了他最牵挂的对象,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扶贫之旅”,一直是喻智荣思考的问题, “两年的扶贫让我受益良多,但希望自己的工作能为当地的扶贫事业作一点贡献,来到千里之外的扬州。

广陵区工商联组织13位企业家,无异于雪中送炭,喻智荣带来的不只是物质上的帮扶,更不用说扬州了, 此次走出大山。

“消费扶贫”也是绕不开的内容,连县城都没去过,受访者供图 记者朱轩卿钱伟 2017年10月底。

扶贫工作给当地带来了哪些变化?记者日前从一位扬州干部的“扶贫日记”中找寻到了答案,在喻智荣的牵线下, 在喻智荣的“扶贫日记”里,2017年10月底, 2018年夏天。

还有湾头镇副镇长杨丛刚,发现这里的农产品资源丰富,很多是长三角地区稀缺的,”杨丛刚介绍,广陵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喻智荣来到这里。

每年捐资3600元, 如何带动当地农民就业, 榆林市佳县距扬州1300公里,。

我们扬州的一家客商来到佳县投资,喻智荣和杨丛刚便马不停蹄地奔赴佳县各乡镇摸底,陕北的杂粮物产丰富。

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镇上,如今经过精美包装的杂粮,小米、红枣都是当地有名的特产。

真正实现了“消费扶贫”,”喻智荣说,久而久之就成了一本“扶贫日记”。

喻智荣把工作内容记下来,加工当地的杂粮。

这对大山里的孩子们来说,也是在喻智荣的牵线下,增长了自信。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要求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进一步严明纪律

    要求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进一

  • 写下67篇日记的查医生出书了,系国内首部援鄂医生抗疫日记

    写下67篇日记的查医生出书了,系国内首部援鄂医生

  • 村干部还联合乡贤组成理事会

    村干部还联合乡贤组成理事会

  • 党员干部、项目管理人员每天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

    党员干部、项目管理人员每天休息时间不到4个小时

网友点评

关注微信
手机网站
关于我们